第十一章 隆中-《汉鼎犹立》
第(3/3)页
“公玮虽自幼学儒,但实乃心性坚韧之辈,今其不得已外镇长沙,足以证明他所受逼迫之深重。
值此时,好友有难,孔明难道不愿出山襄助吗?”
徐庶说完后,眼神灼灼的看向诸葛亮。
关于刘琦的邀请,徐庶心中已经决意答应了。
游侠出身的他,不会坐视好友有难而不顾,再加上他已年近三旬,心中也早有出仕之意。
只是在临走前,他还想为他的好友刘琦把诸葛亮也带走。
面对徐庶灼热的目光,诸葛亮沉思了一会言道,“元直你之才干,治千里地尚且措措有余,况一县百里地乎?
有元直你襄助,公玮定可转危为安,吾是否出山已不重要也。”
诸葛亮言语之间并没有否认刘琦也给他写信的事,但他说的话已经委婉的表明,他现今是不会出仕的。
但是徐庶却不死心。
徐庶问诸葛亮道,“公玮是何血统。”
诸葛亮不假思索地答道,“高祖苗裔,汉室宗亲。”
刘琦的血统可不像刘备那么难以考证,刘琦是前汉鲁恭王刘余之后,这一脉传承清晰明了,可是世人公证的。
徐庶再问诸葛亮道,“孔明观公玮如何。”
“天资仁敏,爱德下士。”
刘琦与诸葛亮成为好友已有数年之久,诸葛亮对其可谓是十分了解。
徐庶三问诸葛亮道,“荆州一地如何。”
关于这点,虽一直隐居,但其实心系天下大事的诸葛亮,心中早有一番论断。
“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,又兼财货丰厚,士卒善战,乃帝业之资也。”
徐庶看诸葛亮的三个回答都令自己深有同感,他脸上不禁露出笑容,但他三问的目的可不是仅仅是与诸葛亮探讨这么简单。
在三问三答之后,徐庶终于图穷匕见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