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元直,可有教我?-《汉鼎犹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明者依旧不明,专权者依旧专权,而我今日则被逐出襄阳。

    往日的我以为,只要我名望在身,则大义在我。

    但经此一事,吾才明了,若你手中未有权柄,则大义,仅仅只是一件华丽的衣裳而已。”

    说到此,刘琦的语气愈发激动,他转身看向徐庶说道,

    “蔡瑁等人已经相逼至此,而北方的大战也一触即发,江东孙氏更是在孙策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,

    到了这时,我已经不想再退。

    我乃高帝子孙,四百年前,高帝面对勇冠天下的楚霸王尚且不惧,身上流淌着他血脉的我,又岂可存苟且偷生之念。

    要想匡扶汉室,非刘姓人不可!

    当今天下虽名为汉室,但汉室失鼎已久矣。

    天子提掣,政在家门,豪雄角逐,分裂疆宇,

    当今时势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何异?

    卒强者兼之耳。

    吾不才,但身为汉室宗亲,亦不可对汉室即将倾覆之势置之不理。

    既然在这乱世之中,王道行不通,那吾就行霸道,汉家制度,本以霸王道杂之。

    吾才智微薄,虽心有大志,但必须贤才辅佐,

    今吾欲重立汉鼎,重整这破旧的山河,不知元直可否愿意与我一起携手,共图大业乎?”

    说完这一句话,刘琦对着徐庶深深一拜。

    刘琦前世乃是个寻常大学生,他并没有什么惊天的伟略,故而穿越这三年来,只能靠自己的他受过许多挫折。

    但幸而他是个坚韧且善于纳谏的人,

    因此在过去的三年中,他虽有挫折却无大患。

    但在这建安五年,因为身份而处于风口浪尖的他,已经退无可退,既然如此,他也就选择放手一搏!

    要想让自己在这乱世之中安然无忧,最好的办法便是,让自己成为那天下至尊。

    而刘琦深知要想成大业,必先聚贤才,故而今日坐在他身前的徐庶,他志在必得。

    徐庶听完刘琦的一番真心话后,心中大受触动。

    以前的刘琦没有在任何好友面前,暴露他的这番心志。

    如今的刘琦不再是单纯为自己的安危考虑,而是为了整个天下考虑,

    这样的刘琦,与他三年前所认识的那个刘琦,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。

    徐庶心中又何尝没有匡扶天下的心愿呢?

    刘琦真挚的态度及诚恳的邀请,令徐庶连忙起身扶起刘琦,徐庶对着刘琦言道,

    “今日吾来,正为此也。”

    刘琦听后大喜,他连忙问徐庶道,

    “既如此,元直可有教我?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